作者: EZ Course
2022-07-22

公開
1,290

Hiroshi

不經意的相遇,開啟口譯之路

🌐 從事口譯的契機為何?

在京都大學交換研究計畫結束之後回台,就請獵人頭公司幫忙找工作。丟了很多份履歷表,剛開始對工作內容完全不設限。當然因理科背景的關係,許多科技產業的工作也都有面試過,但幾次談完後認為『加班文化』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放棄了當科技新貴。當時正好因為松下(Panasonic) 有一個職缺,需具備理工背景並精通日文與英文,蠻符合自己的求職條件,也很幸運地得到這個工作機會,就誤打誤撞進入了口譯這條路。

一開始本來只想說可以發揮自己的日語強項,但後來發現溝通的工作蠻適合我的,可以結合理科的專業知識及語言能力。參加了一些半導體相關的會議,也協助工程師進行電路圖、通訊模型的溝通,覺得專業領域上會比日文系畢業的學生多些優勢,較如魚得水,因此逐漸覺得口譯這份工作或許可以成為自己的天職,有了更為明確的目標

🌐 口譯到底在做哪些事?

在松下工作,主要就是協助主管們及工程師溝通,像是生產會議,品質會議,研發會議等等。或是在許多正式的場合中擔任即席口譯,像是到各家公司談合約,一些法律問題需要溝通,以及幹部會議中協助口譯等等。另外也需要跟不同的日籍主管、工程師、業務到處出差,因此累積了很多的會議經驗,也學習了很多不同領域的知識。

當時其實也沒有針對口譯做訓練,完全就是做中學,從一場場的口譯經驗中發展出自己的一套系統。雖然有多場公司內部的口譯經驗,但變成自由業後若想有其他業界交流或是國際會議口譯的機會,則需自己去和一些口譯/筆譯員交流。加上能力還是不足必須再進修上課,後來就到輔大譯研所進修,提升自己的口筆譯技巧並拓展人脈。要踏入口譯這個行業,人脈真的超級重要,沒有人脈就等於沒有敲門磚?

🗣老師的口譯大小事>>> Hiroshi的譯想天開(口筆譯日記)

🌐 如何經營自由接案的?

一開始沒有人脈,所以我自由業初期其實沒什麼案子。

透過參與各種活動積極累積人脈,也參加很多不同會議去觀摩職業口譯員如何口譯。輔大翻譯學研究所的老師很用心指導我口譯技巧,同儕們大家常常一起練習,彼此給予建議,學校也會給予一些學術會議口譯的機會,透過經驗一點一點累積,直到獲得翻譯社的注意之後,才開始有比較穩定的案子。

當然也有同行間介紹推薦,或是合作客戶間相互推薦等等。我自己也經營社群與官網做各種行銷,漸漸創造出一些口碑,截至目前已有五百場以上的口譯經驗,雖然每場會議仍是嚴峻的挑戰,但算是漸漸比較駕輕就熟。

做足準備,錘鍊成日後基石

🌐 口譯對老師來說最大的挑戰或磨練是什麼?如何克服?

我覺得最大挑戰就是大部分會議內容沒有辦法準備,曾有過很多口譯案子是兩天前拿到會議大綱或資料,但到現場時完全是新的簡報內容,或是負責人誤拿其他場次的會議資料給我,還有像是公司財報相關的會議或頒獎的同步口譯,會前常常也都是無法提供資料的。

因此平時各種類型資訊獲取與累積相當重要,之前我每天都會觀看NHK國際新聞報導,包含國際大事、產業動向、各國家不同文化趣談等,積極獲取並培養各類型知識涵養,經過多場的歷練,擁有更多的知識跟應對方式,因應許多突發狀況,我覺得同步口譯最重要就是即時性,考驗口譯者的臨場應變能力

🌐 老師有過什麼參賽經驗?或是難忘的口譯經驗嗎?

我在輔大譯研所時曾參加過『海峽兩岸口譯大賽』,當時是第一屆開始舉辦日文比賽,飛到廈門大學進行預賽與決賽,類似在體育館內,有非常多大學生來觀賽,我記得比賽上場前還會要求戴上耳機(聽不到外界聲音),一上場後就會開始播放音檔,然後需要即時進行口譯,結束後一整排的評審,會直接按分數並顯示在螢幕上,有點像選秀節目般,其實壓力蠻大的,當時很緊張也不太敢看觀眾,因此被扣了點分數得到一等獎,對我來說是一場很難忘、增加抗壓性有具重要性的比賽。

提到口譯,有很多有趣的小插曲,自己與前輩都有遇過口譯過程中,音訊裝置突然當機,在音控師搶修設備的過程中口譯也不能突然停,所以只好硬著頭皮看著投影片自己講,覺得頗心虛但為了會議完整性只能想辦法猜或是想辦法聽取遠方傳來的講者聲音。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一些因為口音或是聲音不清楚造成的耳包,例如將東方之珠聽成東方蜘蛛(剛好是環境相關議題),把海豹聽成海盜。

還有很多狀況會發生,像是電話連線聲音斷斷續續,講者講的跟資料完全不同,甚至有講者會公開指責口譯翻不好等等...口譯工作每場都是挑戰,領域何其多,壓力相當大,不過總是得鼓起勇氣接受,關關難過關關過,做久之後自然熟悉的產業也更駕輕就熟,每場口譯都是促使自己進步的原動力

?成功金鑰:努力,人脈,抗壓性

🌐 老師的發音超級漂亮,請問怎麼練習的呢?

很多人都希望可以跟母語一樣說得標準,但要百分之百學成日本人的口音是相當困難的。我過去這麼多年使用日語,其實每年發音也都多少不同,特別當時在日商工作每天跟日本人在一起,那時候說的日文自然發音也會更貼近日本人一些。我覺得環境對發音的影響真的很大,所以時時要確保有足夠的input與output。

我之前學生時期參加過日文演講比賽,當時我的日籍老師不斷陪我練習,將那整段的演講發音調整到幾乎是日本人的口音,但就僅限於那篇演講稿,平時說話還是需要更多的發音訓練。沒有從小學其實後天要克服口音就會更加困難,但要練就日本人聽得舒服的口音相對比較容易。

口譯時其實每場的狀況也都不盡相同,太過於追求完美有時候壓力大反而表現更不好。每天身體狀況也都不一樣,有時候可能狀態特別好,有時卻不知道為何說話不順或是特別累,所以我覺得與其追求完美表現,倒不如追求一種穩定性,不管什麼情況下都可以發音清晰,口條讓人容易理解,自己也很舒服的一個說話狀態

📚 文法x發音 ?『JLPT新日檢文法實力養成Hiroshi帶你快速掌握日文基礎!!

🌐 以前輩身分給想走口譯的學子們一些建議?

口譯算是一種語言的應用,可以將口譯當作是一種技能訓練,思考如何將此技能應用到生活中,讓生活有更多彈性的選擇。例如可以運用口譯技能當自由接案者,工作彈性與自由度也多一些。

所以我覺得平時可以多累積一些知識,讓語言與自己的專業結合。口譯可以檢視自己日文的詞彙是不是太偏某部分的領域,讓自己多增加詞彙量與知識,並增進溝通能力。不一定要以專業口譯員為目標,可以當作語言練習的一環並融入到生活中

你可能有興趣
嚴選課程試看影片


所有留言